

土半夏- 犁頭草
‧中文名稱: | 土半夏 犁頭草 |
‧英文名稱: | Divaricate Typhonium |
‧學名: | Typhonium blumei Nicolson & Sivadasan Typhonium divaricatum (L.) Decene. |
‧科名: | 天南星科(Araceae)土半夏屬(Typhonium) |
‧別名: | 半夏、犁頭草、犁頭尖、青半夏、生半夏、甕菜癀、犁頭尖、應菜癀(台灣)、芋頭草、小野芋、大葉半夏、犁頭七、三角青、山半夏、小獨腳蓮、土巴豆、藥狗丹、芋頭七、金半夏、野附子、百步還原、獨腳蓮、耗子尾巴、山茨菇、犁頭半夏、三步鏢、三角蛇、坡芋、觀音芋、野芋蛋、野芋荷。 |
‧分佈: | 台灣全島原野、路傍、林蔭、田頭、草地、石隙中陰濕處之多年生草本。 |
‧用途: | 1. 觀賞用:將土半夏移植到小花盆中,是極佳的小品盆栽。2. 食用:塊莖可切片調味食用,葉可炒食或煮食。3. 藥用:土半夏的地下莖是很好的解毒去痰藥,若被毒蛇咬傷或長瘡,將它搗碎,敷在患部,效果極佳。但要小心的是它是有毒植物(以根頭部毒性最大),一般只能外用,不作內服。誤食的話會出現舌、喉麻辣,頭暈,嘔吐等中毒症狀。不可不慎。性味:全草:苦、辛、溫,有毒。效用:全草:散瘀解毒,消腫止痛,治跌打損傷、外傷出血、癰腫;塊根:袪痰、解毒。治胃潰瘍,咳嗽,癰瘡腫毒,毒蛇咬傷,骨折。 |
‧莖: | 有塊狀的地下莖。 |
‧葉: | 單葉、根生,具有 10-30 公分的長葉柄,二至五枚叢生;葉片長戟形或心狀箭形,長 5至 15 公分,寬 3-9 公分,中央裂片廣卵形,先端短銳尖形,側裂片較小,但變異頗大。 |
‧花: | 花期 5 至 7 月,花序柄單一,從葉腋抽出,長 9 至 11 公分,淡綠色,圓柱形,直立;佛焰苞管部綠色,卵形,長 1.6-3 公分,粗 0.8-1.5 公分,簷部綠紫色,捲成長角狀,長 12-18 公分,盛花時展開,後仰,卵狀長披針形,寬 4-5 公分,中部以上驟狹成帶狀下垂,先端旋曲,內面深紫色,外面綠紫色;肉穗花序無柄;花單性,無花被,雄花具雄蕊 3 枚,花絲甚短;雌花具雌蕊 1 枚,子房 1 室。 |
‧果實: | 漿果卵圓形極小。 |
‧特性: | 多年生草本,地下有球形塊莖;單葉、根生,具有 10-30 公分的長葉柄,二至五枚叢生;葉片長戟形或心狀箭形,長 5至 15 公分,寬 3-9 公分,中央裂片廣卵形,先端短銳尖形,側裂片較小,但變異頗大;花序柄單一,從葉腋抽出,長 9 至 11 公分,淡綠色,圓柱形,直立;佛焰苞管部綠色,卵形,長 1.6-3 公分,粗 0.8-1.5 公分,簷部綠紫色,捲成長角狀,長 12-18 公分,盛花時展開,後仰,卵狀長披針形,寬 4-5 公分,中部以上驟狹成帶狀下垂,先端旋曲,內面深紫色,外面綠紫色;肉穗花序無柄;花單性,無花被,雄花具雄蕊 3 枚,花絲甚短;雌花具雌蕊 1 枚,子房 1 室,花期 5 至 7 月;果實為漿果,卵圓形、極小。 |
‧更多資料: | http://plant.tesri.gov.tw/plant/ 搜尋 土半夏 |
全站熱搜